信息管理
贡献者:xqh0813 浏览:1736次 创建时间:2009-08-20
-
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
目录 [隐藏]
1 概述
2 管理对象
3 基本职能
4 实质问题
5 理论内容
6 基本要求
7 制度建立
8 基本模式
9 相关词条
10 参考资料
信息管理-概述
环型信息管理
所谓信息管理,是指对人类社会信息活动的各种相关因素(主要是人,信息,技术和机构)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的过程。它既包括微观上对信息内容的管理——信息的组织,检索,加工,服务等,又包括宏观上对信息机构和信息系统的管理。
通过制定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保证信息系统有效运转的工作过程。既有静态管理,又有动态管理,但更重要的是动态管理。它不仅仅要保证信息资料的完整状态,而且还要保证信息系统在“信息输入一信息输出”的循环中正常运行。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它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人类思想的进步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和必然趋势。
信息管理-管理对象
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1)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索取管理
它是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的有机体。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信息流向,实现信息的效用与价值。但是,信息并不都是资源,要使其成为资源并实现其效用和价值,就必须借助“人”的智力和信息技术等手段。因此,“人”是控制信息资源、协调信息活动的主体,是主体要素,而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利用等信息活动过程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没有信息技术的强有力作用,要实现有效的信息管理是不可能的。由于信息活动本质上是为了生产、传递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的对象与结果之一。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三个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信息资源,是构成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信息管理的研究对象之一。
(2)信息活动
它是指人类社会围绕信息资源的形成、传递和利用而开展的管理活动与服务活动。信息资源的形成阶段以信息的产生、记录、收集、传递、存储、处理等活动为特征,目的是形成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以信息资源的传递、检索、分析、选择、吸收、评价、利用等活动为特征,目的是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达到信息管理的目的。单纯地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而忽略与信息资源紧密联系的信息活动,信息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不全面的。
信息管理-基本职能
信息管理是一种社会规模的活动
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仍然是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只不过信息管理的基本职能更有针对性。
信息管理-实质问题
信息管理是一种社会规模的活动
它反映了信息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社会性。它是涉及广泛的社会个体、群体、国家参与的普遍性的信息获取、控制和利用活动。
信息产品管理(微观):信息采集、整序、分析,信息产品的流通
信息系统管理(中观):设计、实施与评价,安全管理,信息资源配置等
信息产业管理(宏观):产业结构和测试,信息服务业的机制与管理模式,产业政策和信息立法,社会信息化。
信息管理-理论内容
信息管理
信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都在与信息打交道。现代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们很少同“具体的事情”打交道,而更多地是同“事情的信息”打交道。管理系统规模越大,结构越是复杂,对信息的渴求就越加强烈。实际上,任何一个组织要形成统一的意志,统一的步调,各要素之间必须能够准确快速地相互传递信息。管理者对组织的有效控制,都必须依靠来自组织内外的各种信息。信息,如同人才、原料和能源一样,被视为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成了管理活动赖以展开的前提,一切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信息,一切有效的管理都离不开信息的管理。
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信息收集就是对原始信息的获取。
信息传输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因为信息只有及时准确地送到需要者的手中才能发挥作用。
信息加工包括信息形式的变换和信息内容的处理。信息的形式变换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通过变换载体,使信息准确地传输给接收者。
信息的内容处理是指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深入揭示信息的内容。经过信息内容的处理,输入的信息才能变成所需要的信息,才能被适时有效地利用,信息管理在烽火猎头这样的猎头公司也一样很重要。信息送到使用者手中,有的并非使用完后就无用了,有的还需留做事后的参考和保留,这就是信息储存。通过信息的储存可以从中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也可以重复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当今世界已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企业和组织要求信息处理的数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超快。为了让管理者及时掌握准确、可靠的信息,以及执行之后构成真实的反馈,必须建立一个功能齐全和高效率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技术设备,通过自动化通信网络,与各种信息终端相连接,利用完善的通信网,沟通各方面的联系,以保证迅速、准确、及时地收集情况和下达命令。
信息管理-基本要求
1.及时
信息管理
所谓及时就是信息管理系统要灵敏、迅速地发现和提供管理活动所需要的信息。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及时地发现和收集信息。现代社会的信息纷繁复杂,瞬息万变,有些信息稍纵即逝,无法追忆。因此信息的管理必须最迅速、最敏捷地反映出工作的进程和动态,并适时地记录下已发生的情况和问题。另一方面要及时传递信息。信息只有传输到需要者手中才能发挥作用,并且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因此,要以最迅速、最有效的手段将有用信息提供给有关部门和人员,使其成为决策、指挥和控制的依据。
2.准确
信息不仅要求及时,而且必须准确。只有准确的信息,才能使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失真以至错误的信息,不但不能对管理工作起到指导作用,相反还会导致管理工作的失误。
为保证信息准确,首先要求原始信息可靠。只有可靠的原始信息才能加工出准确的信息。信息工作者在收集和整理原始材料的时候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克服主观随意性,对原始材料认真加以核实,使其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其次是保持信息的统一性和唯一性。一个管理系统的各个环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反映这些环节活动的信息有着严密的相关性。所以,系统中许多信息能够在不同的管理活动中共同享用,这就要求系统内的信息应具有统一性和唯一性。因此,在加工整理信息时,要注意信息的统一,也要做到计量单位相同,以免在信息使用时造成混乱现象。
信息管理-制度建立
信息管理
没有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任何先进的方法和手段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为了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我们必须建立一整套信息管理制度,作为信息工作的章程和准则,使信息管理规范化。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原始信息收集制度
一切与组织活动有关的信息,都应准确毫无遗漏地收集。为此,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专人或设立专门的机构从事原始信息收集的工作。在组织信息管理中,要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奖励,对那些因不负责任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或者出于某种目的胡编乱造、提供假数据的人,要给予必要的处罚。
2.规定信息渠道
在信息管理中,要明确规定上下级之间纵向的信息通道,同时也要明确规定同级之间横向的信息通道。建立必要的制度,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在对外提供信息方面的职责和义务,在组织内部进行合理地分工,避免重复采集和收集信息。
3.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信息的利用率,一般指有效的信息占全部原始信息的百分率。这个百分率越高,说明信息工作的成效越大。反之,不仅在人力、物力上造成浪费,还使有用的信息得不到正常的流通。因此,必须加强信息处理机构和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健全信息管理体系,通过专门的训练,使信息工作人员具有识别信息的能力。同时,必须重视用科学的定量分析法,从大量数据中找出规律,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使信息充分发挥作用。
4.建立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
信息反馈是指及时发现计划和决策执行中的偏差,并且对组织进行有效地控制和调节,如果对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反应迟钝,在造成较大失误之后才发现,这样就会给工作带来损失。因此,组织必须把管理中的追踪检查、监督和反馈摆在重要地位,严格规定监督反馈制度,定期对各种数据、信息作深入地分析,通过多种渠道,建立快速而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
信息管理-基本模式
信息管理的四种模式:从独裁走向民主
信息管理
根据对众多公司的信息应用和开发历史的研究,会发现主要存在四种典型的信息管理模式:
(1)信息独裁只有极少数人有权获得信息;
(2)信息无政府状态人人都可以构建自己的信息系统,处于混乱状态;
(3)信息民主信息流可以自由流动,但处于可控状态;
(4)信息大使超出了单个机构的范围,信息更加民主化,在企业边界建立了信息“大使馆”。
信息独裁
信息独裁是指信息特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尽管少数高级经理人能够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但常常需要通过昂贵的信息系统——经理信息系统EIS,才能获取。这种EIS系统非常复杂,难以程序化,而且使用不方便。更严重和深层的问题还在于:由于所有决策是由少数人做出,诸多员工的智慧未被利用。
此外,还有一种比较微妙的信息独裁模式,即企业管理人员和其他业务经理们并没有什么EIS系统,但企业培养和训练了一批高手,在他们的电脑里安装了专门的报告、分析和统计软件。这种被称为“信息中心”的概念把信息的利用扩大到更多的业务人员,但是,不知不觉中,这些技术精英们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信息独裁者。
在这两种信息独裁模式中,中下层员工都被剥夺了信息享有权,这样就产生了两种人:信息特权阶层和信息隔离阶层。信息隔离阶层可能被施加更多的压力,要求作出更好的工作业绩,但是在不赋予他们信息知情权的情况下难度很大。于是他们可能会发动信息叛乱,要求建立自己的数据管理系统。这就是造成数据过载的基础。
信息无政府状态
信息无政府状态源于个人或部门把所需的信息均纳入自己的掌握之中。其结果是各自为政的数据“领地”或“地下”数据库的迅速产生。由于这些“地下”数据库建立在互不兼容的软硬件平台和应用的基础,根本无法连通,这种无政府状态下固有的混乱等缺点对内部沟通和企业赢利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和历史上许多短命的无政府状态事件相似,信息无政府状态往往只是一个短暂的狂欢过程。建立自己的地下数据库的部门对解决方案也只能有瞬间的满意,因为一旦高层管理人员收到来自不同部门数据不一致的报告,就会盘问数据的真实性。这样这些来路不明的地下数据库早晚会被统一。
信息民主
许多公司逐渐明白:让企业内的所有员工共享信息可以使信息极大增值。他们也明白,为了使企业行为更加敏捷和高效,不能把大多数员工拒于信息之门的外面,而让他们一味盲目工作。
咀嚼数字、各自为政、分散的信息分析模式将逐渐让位于信息民主。后者通过向员工提高准确的信息,下放决策权而赋予企业更快更敏捷的行动能力。根据调查显示,民主化和授权的程度越大,信息的价值也就越大。而越倾向于打破机构界限,信息的价值也就越大。德鲁克也认为“决策应该在组织的最下层作出,并尽可能接近这一决策的执行人。”
信息大使
信息管理
信息民主并不需要局限在企业的防火墙里。通过因特网,信息民主可以通过企业外网延伸到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含有商务智能的企业外网应该是一个安全的网站,企业外的用户、可以获取和分析信息。由于它们代表公司和外界交流的前沿阵地,所以称之为信息大使。
有远见的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建立信息大使,目的是为企业外部用户提供获取、分析和共享相关信息的手段。利用这种信息大使,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也会使自己的业务更加智能化。企业外网主要在以下三个应用领域形成:供应链型外网、用户关系型外网以及信息中介型外网。
这种信息大使将是未来开展因特网业务的公司区别于其他公司的主要所在。这些能够利用增值信息提升其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将能够向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建议,并最终赢得客户忠诚度。
开放分类
参考资料
贡献者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