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阅 100例 首 页| 资 讯| 下 载| 论 坛| 博 客| Webinar| 高 校| 专 刊| 会展| EETV| 百科| 问答| 电路图| 工程师手册| Datasheet

EEPW首页 > 百科 >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贡献者:yeloo    Tony    浏览:7792次    创建时间:2008-04-03

目录·分类
·功能
·操作系统大全
·历史
·现在的主流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重新安装方法谈
·操作系统使用十大守则
·Winme系统还原
  操作系统是控制其他程序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
  操作系统(英语;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一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操作系统身负诸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序,大致包括5个方面的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等。但所有的操作系统具有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不确定性四个基本特征。
  操作系统的型态非常多样,不同机器安装的OS可从简单到复杂,可从手机的嵌入式系统到超级电脑的大型操作系统。许多操作系统制造者对OS的定义也不大一致,例如有些OS集成了图形化使用者界面,而有些OS仅使用文本接口,而将图形界面视为一种非必要的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理论在计算机科学中为历史悠久而又活跃的分支,而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则是软件工业的基础与内核。
·分类Top

  目前的操作系统种类繁多,很难用单一标准统一分类。
  根据应用领域来划分,可分为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
  根据所支持的用户数目,可分为单用户(MSDOS、OS/2)、多用户系统(UNIX、MVS、Windows);
  根据硬件结构,可分为网络操作系统(Netware、Windows NT、OS/2 warp)、分布式系统(Amoeba)、多媒体系统(Amiga);
  根据操作系统的使用环境和对作业处理方式来考虑,可分为批处理系统(MVX、DOS/VSE)、分时系统( Linux、UNIX、XENIX、Mac OS)、实时系统(iEMX、VRTX、RTOS,RT WINDOWS);
  根据操作系统的技术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操作系统、智能操作系统(见智能软件)。所谓的简单操作系统,指的是计算机初期所配置的操作系统,如IBM公司的磁盘操作系统DOS/360和微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CP/M等。这类操作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操作命令的执行,文件服务,支持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程序和控制外部设备等。
  下面介绍一下操作系统的五大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1. 批处理操作系统
  批处理(Batch Processing)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是:用户将作业交给系统操作员,系统操作员将许多用户的作业组成一批作业,之后输入到计算机中,在系统中形成一个自动转接的连续的作业流,然后启动操作系统,系统自动、依次执行每个作业。最后由操作员将作业结果交给用户。
  批处理操作系统的特点是:多道和成批处理。
  2.分时操作系统
  分时(Time Sharing)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是:一台主机连接了若干个终端,每个终端有一个用户在使用。用户交互式地向系统提出命令请求,系统接受每个用户的命令,采用时间片轮转方式处理服务请求,并通过交互方式在终端上向用户显示结果。用户根据上步结果发出下道命。分时操作系统将CPU的时间划分成若干个片段,称为时间片。操作系统以时间片为单位,轮流为每个终端用户服务。每个用户轮流使用一个时间片而使每个用户并不感到有别的用户存在。分时系统具有多路性、交互性、“独占”性和及时性的特征。多路性指,伺时有多个用户使用一台计算机,宏观上看是多个人同时使用一个CPU,微观上是多个人在不同时刻轮流使用CPU。交互性是指,用户根据系统响应结果进一步提出新请求(用户直接干预每一步)。“独占”性是指,用户感觉不到计算机为其他人服务,就像整个系统为他所独占。及时性指,系统对用户提出的请求及时响应。它支持位于不同终端的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彼此独立互不干扰,用户感到好像一台计算机全为他所用。
  常见的通用操作系统是分时系统与批处理系统的结合。其原则是:分时优先,批处理在后。“前台”响应需频繁交互的作业,如终端的要求; “后台”处理时间性要求不强的作业。
  3.实时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OperatingSystem,RTOS)是指使计算机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严格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设备和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工作的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要追求的目标是:对外部请求在严格时间范围内做出反应,有高可靠性和完整性。其主要特点是资源的分配和调度首先要考虑实时性然后才是效率。此外,实时操作系统应有较强的容错能力。
  4.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是在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上按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标准开发的软件,包括网络管理、通信、安全、资源共享和各种网络应用。其目标是相互通信及资源共享。在其支持下,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能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其主要特点是与网络的硬件相结合来完成网络的通信任务。
  5.分布式操作系统
  它是为分布计算系统配置的操作系统。大量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被连结在一起,可以获得极高的运算能力及广泛的数据共享。这种系统被称作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System) 。它在资源管理,通信控制和操作系统的结构等方面都与其他操作系统有较大的区别。由于分布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分布于系统的不同计算机上,操作系统对用户的资源需求不能像一般的操作系统那样等待有资源时直接分配的简单做法而是要在系统的各台计算机上搜索,找到所需资源后才可进行分配。对于有些资源,如具有多个副本的文件,还必须考虑一致性。所谓一致性是指若干个用户对同一个文件所同时读出的数据是一致的。为了保证一致性,操作系统须控制文件的读、写、操作,使得多个用户可同时读一个文件,而任一时刻最多只能有一个用户在修改文件。分布操作系统的通信功能类似于网络操作系统。由于分布计算机系统不像网络分布得很广,同时分布操作系统还要支持并行处理,因此它提供的通信机制和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的有所不同,它要求通信速度高。分布操作系统的结构也不同于其他操作系统,它分布于系统的各台计算机上,能并行地处理用户的各种需求,有较强的容错能力。
·功能Top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资源管理,程序控制和人机交互等。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可分为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两大类。设备资源指的是组成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如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打印机,磁带存储器,显示器,键盘输入设备和鼠标等。信息资源指的是存放于计算机内的各种数据,如文件,程序库,知识库,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
  资源管理
  系统的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都是操作系统根据用户需求按一定的策略来进行分配和调度的。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就负责把内存单元分配给需要内存的程序以便让它执行,在程序执行结束后将它占用的内存单元收回以便再使用。对于提供虚拟存储的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还要与硬件配合做好页面调度工作,根据执行程序的要求分配页面,在执行中将页面调入和调出内存以及回收页面等。
  处理器管理或称处理器调度,是操作系统资源管理功能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在一个允许多道程序同时执行的系统里,操作系统会根据一定的策略将处理器交替地分配给系统内等待运行的程序。一道等待运行的程序只有在获得了处理器后才能运行。一道程序在运行中若遇到某个事件,例如启动外部设备而暂时不能继续运行下去,或一个外部事件的发生等等,操作系统就要来处理相应的事件,然后将处理器重新分配。
  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功能主要是分配和回收外部设备以及控制外部设备按用户程序的要求进行操作等。对于非存储型外部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等,它们可以直接作为一个设备分配给一个用户程序,在使用完毕后回收以便给另一个需求的用户使用。对于存储型的外部设备,如磁盘、磁带等,则是提供存储空间给用户,用来存放文件和数据。存储性外部设备的管理与信息管理是密切结合的。
  信息管理是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功能,主要是向用户提供一个文件系统。一般说,一个文件系统向用户提供创建文件,撤销文件,读写文件,打开和关闭文件等功能。有了文件系统后,用户可按文件名存取数据而无需知道这些数据存放在哪里。这种做法不仅便于用户使用而且还有利于用户共享公共数据。此外,由于文件建立时允许创建者规定使用权限,这就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程序控制
  一个用户程序的执行自始至终是在操作系统控制下进行的。一个用户将他要解决的问题用某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了一个程序后就将该程序连同对它执行的要求输入到计算机内,操作系统就根据要求控制这个用户程序的执行直到结束。操作系统控制用户的执行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调入相应的编译程序,将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编译成计算机可执行的目标程序,分配内存储等资源将程序调入内存并启动,按用户指定的要求处理执行中出现的各种事件以及与操作员联系请示有关意外事件的处理等。
  人机交互
  操作系统的人机交互功能是决定计算机系统“友善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机交互功能主要靠可输入输出的外部设备和相应的软件来完成。可供人机交互使用的设备主要有键盘显示、鼠标、各种模式识别设备等。与这些设备相应的软件就是操作系统提供人机交互功能的部分。人机交互部分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有关设备的运行和理解并执行通过人机交互设备传来的有关的各种命令和要求。早期的人机交互设施是键盘显示器。操作员通过键盘打入命令,操作系统接到命令后立即执行并将结果通过显示器显示。打入的命令可以有不同方式,但每一条命令的解释是清楚的,唯一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操作命令也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强。随着模式识别,如语音识别、汉字识别等输入设备的发展,操作员和计算机在类似于自然语言或受限制的自然语言这一级上进行交互成为可能。此外,通过图形进行人机交互也吸引着人们去进行研究。这些人机交互可称为智能化的人机交互。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正在积极开展。
·操作系统大全Top
  早期操作系统(专利保护)
  TRS-DOS,ROM OS's
  TI99-4
  Commodore PET,64,和 VIC-20,
  第一套IBM-PC
  苹果电脑
  Sinclair Micro和QnX等
  非Unix商业操作系统
  CPM操作系统
  MP/M-80
  UCSD P-system
  Mini-FLEX
  SSB-DOS
  CP/M-86
  DR-DOS
  FreeDOS
  MS-DOS
  PC-DOS
  Mach 由卡纳尼基梅隆大学研究
  L4微内核 第二代微内核
  CHORUS
  Choices
  Multics
  OS-9
  NSJ
  Netware:一种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
  Unix及类似系统
  A/UX(Apple UNIX)
  Unix
  微软Xenix
  ChorusOS
  Cromix
  UNIflex
  OS-9
  IBM的AIX
  BSD
  FreeBSD
  NetBSD
  OpenBSD
  DragonFly BSD
  PC-BSD
  Digital UNIX,即之后康柏Tru64
  DNIX
  HP的HP-UX
  GNU/Hurd
  SGI的IRIX
  Inferno
  Linux(或称GNU/Linux)
  Mac OS X
  MenuetOS
  Minix
  OSF/1
  Plan9
  SCO的SCO UNIX
  Sun的SunOS,即之后的Solaris
  System V
  Ultrix
  UniCOS
  麒麟操作系统(Kylin),由国防科技大学、中软公司、联想公司、浪潮公司和民族恒星公司五家单位合作研制的服务器操作系统
  OS/390
  z/OS
  Syllable
  其他
  Acorn
  Arthur
  ARX
  RISC OS
  RISCiX
  Amiga
  AmigaOS
  Atari ST
  TOS
  MultiTOS
  MiNT
  苹果电脑(Apple/Macintosh)
  Apple DOS
  ProDOS
  Mac OS
  Mac OS X
  Mac OS X 10.4 Tiger
  Mac OS X 10.5 Leopard
  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 (Alpha)
  pink OS
  BeOS
  A/UX
  Be
  BeOS
  BeIA
  Digital/康柏(Compaq)
  AIS
  OS-8
  RSTS/E
  RSX-11
  RT-11
  TOPS-10
  TOPS-20
  VMS(后更名为OpenVMS)
  IBM
  OS/2
  AIX
  OS/400
  OS/390
  VM/CMS
  DOS/VSE
  VSE/SP
  VSE/ESA
  OS/360
  MFT
  MVT
  SVS
  MVS
  TPF
  ALCS
  z/OS
  PC-DOS
  pink OS
  微软(Microsoft)
  MS-DOS
  Xenix
  Microsoft Bob
  基于MS-DOS操作系统的Windows
  Windows 1.0
  Windows 2.0
  Windows 3.1
  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ME
  Windows NT
  Windows NT 3.5
  Windows NT 4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Windows XP SP1
  Windows XP SP2
  Windows XP SP3
  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
  Windows XP Home Edition
  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
  Windows Server 2003
  Windows Server 2003 64-bit Edition
  Windows Vista
  Windows Vista SP1
  Windows Vista Home Basic
  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
  Windows Vista Business
  Windows Vista Ultimate
  Windows Vista Enterprise
  Windows Vista Starter
  Windows Server 2008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Web x86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Web x64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Standard x86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Standard x64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Enterprise x86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Enterprise x64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Datacenter x86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Datacenter x64
  Windows 7
  Windows Server 2008
  Novell
  NetWare
  Unixware
  SUSE Linux
  NeXT
  NEXTSTEP(即之后的Mac OS X)
  Plan 9
  Inferno
  Prime Computer
  Primos
  西门子
  BS2000 - 用于西门子公司的大型主机。
  SINIX(也称Reliant UNIX) - 用于西门子公司的UNIX电脑系统。
  个人电子助理(PDA)操作系统
  Palm OS
  Pocket PC
  EPOC
  Microsoft Windows CE
  Linux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Windows Mobile系列
  Embedded Linux由Montavista创造,在Motorola's A760,E680等机型上使用
  Mobilinux由Montavista创造
  Symbian OS系列
  Android(Google手机操作系统)
  其他操作系统
  动态可扩展操作系统
  MIT的Exo Kernel
  华盛顿大学的 SPIN
  哈佛大学的 VINO
  illinois大学的Choices
  ReactOS
·历史Top
  各类平台上操作系统的功能演化综观电脑之历史,操作系统与电脑硬件的发展息息相关。操作系统之本意原为提供简单的工作排序能力,后为辅助更新更复杂的硬件设施而渐渐演化。从最早的批次模式开始,分时机制也随之出现,在多处理器时代来临时,操作系统也随之添加多处理器协调功能,甚至是分布式系统的协调功能。其他方面的演变也类似于此。另一方面,在个人电脑上,个人电脑之操作系统因袭大型电脑的成长之路,在硬件越来越复杂、强大时,也逐步实践以往只有大型电脑才有的功能。
  总而言之,操作系统的历史就是一部解决电脑系统需求与问题的历史。
  1980年代前
  
  Maurice Vincent Wilkes,微程序的创建者
  IBM System/360,大型主机的经典之作第一部电脑并没有操作系统。这是由于早期电脑的建立方式(如同建造机械算盘)与效能不足以执行如此程序。但在1947年发明了晶体管,以及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V. Wilkes)发明的微程序方法,使得电脑不再是机械设备,而是电子产品。系统管理工具以及简化硬件操作流程的程序很快就出现了,且成为操作系统的滥觞。到了1960年代早期,商用电脑制造商制造了批次处理系统,此系统可将工作的建置、调度以及执行序列化。此时,厂商为每一台不同型号的电脑创造不同的操作系统,因此为某电脑而写的程序无法移植到其他电脑上执行,即使是同型号的电脑也不行。
  到了1964年,IBM System/360推出了一系列用途与价位都不同的大型电脑,而它们都共享代号为OS/360的操作系统(而非每种产品都用量身订做的操作系统)。让单一操作系统适用于整个系列的产品是System/360成功的关键,且实际上IBM目前的大型系统便是此系统的后裔;为System/360所写的应用程序依然可以在现代的IBM机器上执行!
  OS/360也包含另一个优点:永久贮存设备—硬盘驱动器的面世(IBM称为DASD(Direct access storage device))。另一个关键是分时概念的建立:将大型电脑珍贵的时间资源适当分配到所有使用者身上。分时也让使用者有独占整部机器的感觉;而Multics的分时系统是此时众多新操作系统中实践此观念最成功的。
  1963年,奇异公司与贝尔实验室合作以PL/I语言建立的Multics[1],是激发1970年代众多操作系统建立的灵感来源,尤其是由AT&T贝尔实验室的丹尼斯·里奇与肯·汤普逊所建立的Unix系统,为了实践平台移植能力,此操作系统在1969年由C语言重写;另一个广为市场采用的小型电脑操作系统是VMS。
  80年代
  第一代微型计算机并不像大型电脑或小型电脑,没有装设操作系统的需求或能力;它们只需要最基本的操作系统,通常这种操作系统都是从ROM读取的,此种程序被称为监视程序(Monitor)。1980年代,家用电脑开始普及。通常此时的电脑拥有8-bit处理器加上64KB内存、屏幕、键盘以及低音质喇叭。而80年代早期最著名的套装电脑为使用微处理器6510(6502芯片特别版)的Commodore C64。此电脑没有操作系统,而是以一8KB只读内存BIOS初始化彩色屏幕、键盘以及软驱和打印机。它可用8KB只读内存BASIC语言来直接操作BIOS,并依此撰写程序,大部分是游戏。此BASIC语言的解释器勉强可算是此电脑的操作系统,当然就没有内核或软硬件保护机制了。此电脑上的游戏大多跳过BIOS层次,直接控制硬件。
  家用电脑C64的抽象架构
  简单应用程序 机器语言
  (游戏直接操作)
  8k BASIC ROM
  8k ROM-BIOS
  硬件(中央处理器、储存设备等)
  早期最著名的磁盘启动型操作系统是CP/M,它支持许多早期的微电脑,且被MS-DOS大量抄袭其功能。最早期的IBM PC其架构类似C64。当然它们也使用了BIOS以初始化与抽象化硬件的操作,甚至也附了一个BASIC解释器!但是它的BASIC优于其他公司产品的原因在于他有可携性,并且兼容于任何符合IBM PC架构的机器上。这样的PC可利用Intel-8088处理器(16-bit寄存器)寻址,并最多可有1MB的内存,然而最初只有640KB。软式磁盘机取代了过去的磁带机,成为新一代的储存设备,并可在他512KB的空间上读写。为了支持更进一步的文件读写概念,磁盘操作系统(Disk Operating System,DOS)因而诞生。此操作系统可以合并任意数量的磁区,因此可以在一张磁盘片上放置任意数量与大小的文件。文件之间以档名区别。IBM并没有很在意其上的DOS,因此以向外部公司购买的方式取得操作系统。1980年微软公司利用骗术[2]取得了与IBM的合约,并且收购了一家公司出产的操作系统,在将之修改后以MS-DOS的名义出品,此操作系统可以直接让程序操作BIOS与文件系统。到了Intel-80286处理器的时代,才开始实作基本的储存设备保护措施。MS-DOS的架构并不足以满足所有需求,因为它同时只能执行最多一个程序(如果想要同时执进程式,只能使用TSR的方式来跳过OS而由程序自行处理多任务的部份),且没有任何内存保护措施。对驱动程序的支持也不够完整,因此导致诸如音效设备必须由程序自行设置的状况,造成不兼容的情况所在多有。某些操作的效能也是可怕地糟糕。许多应用程序因此跳过MS-DOS的服务程序,而直接存取硬件设备以取得较好的效能。虽然如此,但MS-DOS还是变成了IBM PC上面最常用的操作系统(IBM自己也有推出DOS,称为IBM-DOS或PC-DOS)。MS-DOS的成功使得微软成为地球上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MS-DOS在个人电脑上的抽象架构
  普通应用程序(Shell script、文本编辑器)
  MS-DOS(文件系统)
  BIOS(驱动程序)
  硬件(中央处理器、储存设备等)
  而1980年代另一个崛起的操作系统异数是Mac OS,此操作系统紧紧与麦金塔电脑捆绑在一起。此时一位全录伯拉图实验室的员工Dominik Hagen访问了苹果电脑的史蒂夫·乔布斯,并且向他展示了此时全录发展的图形化使用者界面。苹果电脑惊为天人,并打算向全录购买此技术,但因伯拉图实验室并非商业单位而是研究单位,因此全录回绝了这项买卖。在此之后苹果一致认为个人电脑的未来必定属于图形使用者界面,因此也开始发展自己的图形化操作系统。现今许多我们认为是基本要件的图形化接口技术与规则,都是由苹果电脑打下的基础(例如下拉式菜单、桌面图标、拖曳式操作与双点击等)。但正确来说,图形化使用者界面的确是全录创始的。
  90年代
  Apple I电脑,苹果电脑的第一代产品。延续1980年代的竞争,1990年代出现了许多影响未来个人电脑市场深厚的操作系统。由于图形化使用者界面日趋繁复,操作系统的能力也越来越复杂与巨大,因此强韧且具有弹性的操作系统就成了迫切的需求。此年代是许多套装类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互相竞争的时代。
  上一年代于市场崛起的苹果电脑,由于旧系统的设计不良,使得其后继发展不力,苹果电脑决定重新设计操作系统。经过许多失败的项目后,苹果于1997年释出新操作系统——MacOS的测试版,而后推出的正式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让原先失意离开苹果的Steve Jobs风光再现。
  除了商业主流的操作系统外,从1980年代起在开放原码的世界中,BSD系统也发展了非常久的一段时间,但在1990年代由于与AT&T的法律争端,使得远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另一股开源操作系统——Linux兴起。Linux内核是一个标准POSIX内核,其血缘可算是Unix家族的一支。Linux与BSD家族都搭配GNU计划所发展的应用程序,但是由于使用的许可证以及历史因素的作弄下,Linux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开源操作系统市占率,而BSD则小得多。相较于MS-DOS的架构,Linux除了拥有傲人的可移植性(相较于Linux,MS-DOS只能运行在Intel CPU上),它也是一个分时多进程内核,以及良好的内存空间管理(普通的进程不能存取内核区域的内存)。想要存取任何非自己的内存空间的进程只能通过系统调用来达成。一般进程是处于使用者模式(User mode)底下,而执行系统调用时会被切换成内核模式(Kernel mode),所有的特殊指令只能在内核模式执行,此措施让内核可以完美管理系统内部与外部设备,并且拒绝无权限的进程提出的请求。因此理论上任何应用程序执行时的错误,都不可能让系统崩溃(Crash)。
  几乎完整的Linux架构图
  使用者
  模式 应用程序(sh、vi、OpenOffice.org等)
  复杂函数库(KDE、glib 等)
  简单函数库(opendbm、sin 等)
  C函数库(open、fopen、socket、exec、calloc 等)
  内核
  模式 系统中断、调用、错误等软硬件消息
  内核(驱动程序、进程、网络、内存管理等)
  硬件(处理器、内存、各种设备)
  另一方面,微软对于更强力的操作系统呼声的回应便是Windows NT于1999年的面世。
  1983年开始微软就想要为MS-DOS建构一个图形化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称为Windows(有人说这是比尔盖兹被苹果的Lisa电脑上市所刺激)。一开始Windows并不是一个操作系统,只是一个应用程序,其背景还是纯MS-DOS系统,这是因为当时的BIOS设计以及MS-DOS的架构不甚良好之故。在1990年代初,微软与IBM的合作破裂,微软从OS/2(早期为命令行模式,后来成为一个很成功但是曲高和寡的图形化操作系统)项目中抽身,并且在1993年7月27日推出Windows 3.1,一个以OS/2为基础的图形化操作系统。并在1995年8月15日推出Windows 95。直到这时,Windows系统依然是建立在MS-DOS的基础上,因此消费者莫不期待微软在2000年所推出的Windows 2000上,因为它才算是第一个脱离MS-DOS基础的图形化操作系统。
  下面的表格为Windows NT系统的架构:在硬件阶层之上,有一个由微内核直接接触的硬件抽象层(HAL),而不同的驱动程序以模块的形式挂载在内核上执行。因此微内核可以使用诸如输入输出、文件系统、网络、信息安全机制与虚拟内存等功能。而系统服务层提供所有统一规格的函数调用库,可以统一所有副系统的实作方法。例如尽管POSIX与OS/2对于同一件服务的名称与调用方法差异甚大,它们一样可以无碍地实作于系统服务层上。在系统服务层之上的副系统,全都是使用者模式,因此可以避免使用者程序执行非法行动。
  简化版本的Windows NT抽象架构
  使用者
  模式 OS/2
  应用程序 Win32
  应用程序 DOS
  程序 Win16
  应用程序 POSIX
  应用程序
  其他DLL函数库 DOS 系统 Windows 模拟系统
  OS/2 副系统 Win32 副系统 POSIX.1 副系统
  内核
  模式 系统服务层
  输入输出管理
  文件系统、网络系统 对象管理系统 / 安全管理系统 / 进程管理 / 对象间通讯管理 / 进程间通讯管理 / 虚拟内存管理
  微内核 窗口管理程序
  驱动程序 硬件抽象层(HAL) 图形驱动
  硬件(处理器、内存、外部设备等)
  副系统架构第一个实作的副系统群当然是以前的微软系统。DOS副系统将每个DOS程序当成一进程执行,并以个别独立的MS-DOS虚拟机器承载其运行环境。另外一个是Windows 3.1模拟系统,实际上是在Win32副系统下执行Win16程序。因此达到了安全掌控为MS-DOS与早期Windows系统所撰写之旧版程序的能力。然而此架构只在Intel 80386处理器及后继机型上实作。且某些会直接读取硬件的程序,例如大部分的Win16游戏,就无法套用这套系统,因此很多早期游戏便无法在Windows NT上执行。Windows NT有3.1、3.5、3.51与4.0版。Windows 2000是Windows NT的改进系列(事实上是Windows NT 5.0)、Windows XP(Windows NT 5.1)以及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NT 5.2)与Windows Vista(Windows NT 6.0)也都是立基于Windows NT的架构上。
  而本年代渐渐增长并越趋复杂的嵌入式设备市场也促使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成长。
  现代操作系统通常都有一个使用的绘图设备的图形化使用者界面,并附加如鼠标或触控面版等有别于键盘的输入设备。旧的OS或效能导向的服务器通常不会有如此亲切的接口,而是以命令行接口(CLI)加上键盘为输入设备。以上两种接口其实都是所谓的壳,其功能为接受并处理使用者的指令(例如按下一按钮,或在命令提示列上键入指令)。
  选择要安装的操作系统通常与其硬件架构有很大关系,只有Linux与BSD几乎可在所有硬件架构上执行,而Windows NT仅移植到了DEC Alpha与MIPS Magnum。在1990年代早期,个人电脑的选择就已被局限在Windows家族、类Unix家族以及Linux上,而以Linux及Mac OS X为最主要的另类选择,直至今日。
  大型机与嵌入式系统使用很多样化的操作系统。大型主机近期有许多开始支持Java及Linux以便共享其他平台的资源。嵌入式系统近期百家争鸣,从给Sensor Networks用的Berkeley Tiny OS到可以操作Microsoft Office的Windows CE都有。
·现在的主流操作系统Top

  个人电脑
  个人电脑市场从硬件架构上来说目前分为两大阵营,PC机与Apple电脑。
  它们支持的操作系统:
  1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
  由微软公司生产;
  2 Unix类操作系统
  如SOLARIS,BSD系列(FREEBSD,openbsd,netbsd,pcbsd);
  3 Linux类操作系统
  如UBUNTU,suse linux,fedora,等
  4 Mac操作系统
  由苹果公司生产(Darwin),一般安装于MAC电脑。
  大型电脑
  最早的操作系统是针对20世纪60年代的大型主结构开发的,由于对这些系统在软件方面做了巨大投资,因此原来的计算机厂商继续开发与原来操作系统相兼容的硬件与操作系统。这些早期的操作系统是现代操作系统的先驱。现在仍被支持的大型主机操作系统包括:
  Burroughs MCP-- B5000,1961 to Unisys Clearpath/MCP, present.
  IBM OS/360 -- IBM System/360, 1964 to IBM zSeries, present
  UNIVAC EXEC 8 -- UNIVAC 1108, 1964, to Unisys Clearpath IX, present.
  现代的大型主机一般也可运行Linux或Unix变种。
  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使用非常广泛的操作系统(如VxWorks、eCos、Symbian OS及Palm OS)以及某些功能缩减版本的Linux或者其他操作系统。某些情况下,OS指称的是一个内置了固定应用软件的巨大泛用程序。在许多最简单的嵌入式系统中,所谓的OS就是指其上唯一的应用程序。
  类Unix系统
  
  一个在Linux底下执行的客制化KDE桌面系统所谓的类Unix家族指的是一族种类繁多的OS,此族包含了System V、BSD与Linux。由于Unix是The Open Group的注册商标,特指遵守此公司定义的行为的操作系统。而类Unix通常指的是比原先的Unix包含更多特征的OS。
  Unix系统可在非常多的处理器架构下执行,在服务器系统上有很高的使用率,例如大专院校或工程应用的工作站。自由软件Unix变种,例如Linux与BSD近来越来越受欢迎,它们也在个人桌面电脑市场上大有斩获,例如Ubuntu系统,但大部分都是电脑高手在使用。
  某些Unix变种,例如HP的HP-UX以及IBM的AIX仅设计用于自家的硬件产品上,而SUN的Solaris可安装于自家的硬件或x86电脑上。苹果电脑的Mac OS X是一个从NeXTSTEP、Mach以及FreeBSD共同派生出来的微内核BSD系统,此OS取代了苹果电脑早期非Unix家族的Mac OS。经历数年的披荆斩棘,自由开源的Unix系统逐渐蚕食鲸吞以往专利软件的专业领域,例如以往电脑动画运算巨擘──SGI的IRIX系统已被Linux家族及Plan 9[3]丛集所取代。
  Linux系统
  Linux的是一套免费的32位多人多工的操作系统,运行方式同UNIX系统很像,但Linux系统的稳定性、多工能力与网络功能已是许多商业操作系统无法比拟的,Linux还有一项最大的特色在于源代码完全公开,在符合GNU 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的原则下,任何人皆可自由取得、散布、甚至修改源代码。
  就Linux的本质来说,它只是操作系统的核心,负责控制硬件、管理文件系统、程序进程等。Linux Kernel(内核)并不负责提供用户强大的应用程序,没有编译器、系统管理工具、网络工具、Office套件、多媒体、绘图软件等,这样的系统也就无法发挥其强大功能,用户也无法利用这个系统工作,因此有人便提出以Linux Kernel为核心再集成搭配各式各样的系统程序或应用工具程序组成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经过如此组合的Linux套件即称为Linux发行版。
  国内Linux发行版做的相对比较成功是红旗和中软两个版本,界面做得都非常的美观,安装也比较容易,新版本逐渐屏蔽了一些底层的操作,适合于新手使用。两个版本都是源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的Linux项目,但无论稳定性与兼容性与国外的版本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操作界面与习惯与 Windows越来越像,提供一定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适宜于国内做低价的操作系统解决方案。
  微软Windows
  Microsoft Windows 系列操作系统是在微软给IBM机器设计的MS-DOS的基础上设计的图形操作系统。现在的Windows系统,如Windows 2000、Windows XP皆是建立于现代的Windows NT内核。NT内核是由OS/2和OpenVMS等系统上借用来的。Windows 可以在32位和64位的Intel和AMD的处理器上运行,但是早期的版本也可以在DEC Alpha、MIPS与PowerPC架构上运行。 虽然由于人们对于开放源代码作业系统兴趣的提升,Windows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但是到2004年为止,Windows操作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桌面操作系统90%的市场。[4]
  Windows系统也被用在低阶和中阶服务器上,并且支持网页服务的数据库服务等一些功能。最近微软花费了很大研究与开发的经费用于使Windows拥有能运行企业的大型程序的能力。
  WindowsXP在2001年10月25日发布,2004年8月24日发布最新的升级包WindowsXP Service Pack 2。 微软最新的操作系统 Windows Vista(开发代码为Longhorn)于2007年1月30日发售[5]。Windwos Vista增加了许多功能,尤其是系统的安全性和网络管理功能。Windows Vista拥有界面华丽的Aero Glass。
  苹果Mac OS
  苹果Mac OS系列操作系统是苹果公司 (原称苹果电脑)给苹果个人电脑系列设计的OS。
  其他
  大型主机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均与Unix或Windows家族关系不大,除了Windows CE、Windows NT Embedded 4.0及Windows XP Embedded是Windows的血亲产品,以及数种*BSD和嵌入式Linux包为例外。
  少数较旧的OS今日依然在一些需要稳定性的市场中活跃,例如IBM的OS/2[6]BeOS以及XTS-400。
  在达康时代狂潮过后,如AmigaOS与RISC OS等少数人使用的OS依然持续建立,以满足狂热的爱好者社群与特殊专业使用者。
  未来
  研究与建立未来的操作系统依旧进行著。操作系统朝提供更省电、网络化、华丽的使用者界面的方向来改进。Linux及一些类UNIX OS正努力让自己成为个人用户舒适的环境。GNU Hurd是一个企图完全兼容Unix并加强许多功能的微内核架构。微软Singularity是一个奠基于.Net并以建立较佳内存保护机制为目目标研究计划。
历史列表
  1956年
  GM-NAA I/O
  1959年
  SHARE Operating System
  1960年
  IBSYS
  1961年
  CTSS
  MCP (Burroughs Large Systems)
  1962年
  GCOS
  1964年
  EXEC 8
  OS/360 (宣称)
  TOPS-10
  1965年
  Multics (宣称)
  OS/360 (上市)
  Tape Operating System (TOS)
  1966年
  DOS/360 (IBM)
  MS/8
  1967年
  ACP (IBM)
  CP/CMS
  ITS
  WAITS
  1969年
  TENEX
  Unix
  1970年
  DOS/BATCH 11 (PDP-11)
  1971年
  OS/8
  1972年
  MFT (operating system)
  MVT
  RDOS
  SVS
  VM/CMS
  1973年
  Alto OS
  RSX-11D
  RT-11
  VME
  1974年
  MVS (MVS/XA)
  1975年
  BS2000
  1976年
  CP/M
  TOPS-20
  1978年
  Apple DOS 3.1 (苹果公司第一个操作系统)
  TripOS
  VMS
  Lisp Machine (CADR)
  1979年
  POS
  NLTSS
  1980年
  OS-9
  QDOS
  SOS
  XDE (Tajo)
  Xenix
  1981年
  MS-DOS
  1982年
  Commodore DOS
  SunOS (1.0)
  Ultrix
  1983年
  Lisa OS
  Coherent
  Novell NetWare
  ProDOS
  1984年
  Macintosh OS (系统 1.0)
  MSX-DOS
  QNX
  UniCOS
  1985年
  AmigaOS
  Atari TOS
  MIPS OS
  Oberon operating system
  Microsoft Windows 1.0 (Windows第一版)
  1986年
  AIX
  GS-OS
  HP-UX
  1987年
  Arthur
  IRIX (SGI推出的第一个版本号是3.0)
  Minix
  OS/2 (1.0)
  Microsoft Windows 2.0
  1988年
  A/UX (苹果电脑)
  LynxOS
  MVS/ESA
  OS/400
  1989年
  NeXTSTEP (1.0)
  RISC OS
  SCO Unix (第三版)
  1990年
  Amiga OS 2.0
  BeOS (v1)
  OSF/1
  Microsoft Windows 3.0
  1991年
  SunOS 4.1.x
  Linux
  1992年
  386BSD 0.1
  Amiga OS 3.0
  Solaris 2.0 (SunOS 4.x的继承者,以SVR4为基础,而非BSD)
  Microsoft Windows 3.1
  1993年
  Solaris 2.1
  Solaris 2.2
  Solaris 2.3
  Plan 9 (第一版)
  FreeBSD
  NetBSD
  Microsoft Windows NT 3.1 (第一版NT)
  1994年
  Solaris 2.4
  1995年
  Solaris 2.5
  Digital UNIX (aka Tru64)
  OpenBSD
  OS/390
  Microsoft Windows 95
  1996年
  Microsoft Windows95 OSR2(OSR=OEMServicerelease) (即:Windows 97)
  Microsoft Windows NT 4.0
  1997年
  Solaris 2.6
  Inferno
  Mac OS 7.6 (第一版官方正式命名为Mac OS)
  SkyOS
  1998年
  Solaris 7 (第一款64位元Solaris版本,是2.7舍弃主版本号的称谓)
  Microsoft Windows 98
  1999年
  AROS
  Mac OS 8
  Microsoft Windows 98 Second Edition
  
  2000年
  Solaris 8
  AtheOS
  Mac OS 9
  MorphOS
  Microsoft Windows 2000
  Microsoft Windows Me
  Mac OS X Public Beta (公开测试版)(2000年9月13日)
  2001年
  Mac OS X 10.0 Cheetah(印度豹)(2001年3月24日)
  Amiga OS 4.0 (2001年5月)
  Mac OS X 10.1 Puma(美洲狮)(2001年9月25日)
  Microsoft Windows XP
  z/OS
  2002年
  Solaris 9 for SPARC
  Microsoft Windows XP 64-bit Edition
  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
  Syllable
  Mac OS X 10.2 Jaguar(美洲虎)(2002年8月23日)
  2003年
  Solaris 9 for x86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2003年3月28日)
  Microsoft Windows XP 64-bit Edition - 以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为基础,同一天释出。
  Mac OS X 10.3 Panther(黑豹)(2003年10月24日)
  2004年
  Microsoft 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
  2005年
  Solaris 10
  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
  Mac OS X 10.4 Tiger(老虎)(2005年4月29日)
  2006年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2007年
  Mac OS X 10.5 Leopard(美洲豹)(2007年10月26日)
  2008年
  Ubuntu 8.04 LTS
  OpenSolaris 08/05
  Ubuntu 8.10
  OpenSolaris 08/11
  Windows Server 2008
  2009年
  Windows Seven(windows 7)Ubuntu 9.04
·操作系统重新安装方法谈Top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估计普通用户中很少会有朋友去选择Linux、OS/2、Unix等另类操作系统,因此我们这里所指的是重新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
  一般安装操作系统时,经常会涉及到全新安装、升级安装、Windows下安装、DOS下安装等安装方式,各种安装方式的含义如下:
  ● 全新安装:在原有的操作系统之外再安装一个操作系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多操作系统并存。如果你还想使用以前的操作系统,或者说对新版本的 Windows系统不那么放心,而只是想先试用一段时间,那么选择“全新安装”方式是最为理想的了。该方式的优点是安全性较高,原有的系统不会受到伤害,常见的有Windows 98/2000、Windows 98/XP。
  ● 升级安装:对原有操作系统进行升级,例如从Windows 98升级到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该方式的好处是原有程序、数据、设置都不会发生什么变化,硬件兼容性方面的问题也比较少,缺点当然是升级容易恢复难。
  ● Windows下安装: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安装方式了,在Windows桌面环境中插入安装光盘运行安装程序,优点是界面熟悉、操作简单。
  ● DOS下安装:这是高手才用的安装方式,需要在漆黑一团的DOS提示符下进行,因此能够掌握此安装方式的一般都是高手。通常,我们只需要在BIOS中设置为光驱引导,然后用Windows安装光盘启动系统,安装程序就能自动运行;或者,你也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手工执行Setup.exe程序来进行。
  小提示:如果你是在DOS下重装系统,请备份并事先加载smartdrv.exe(磁盘高速缓冲程序),否则安装速度会慢得惊人。
  由于我们考虑的是重装系统,因此自然就不涉及升级安装,一般来说有如下两种情形:
  被动式重装
  由于种种原因,例如用户误操作或病毒、木马程序的破坏,系统中的重要文件受损导致错误甚至崩溃无法启动,此时自然就不得不重装系统了。有些时候,系统虽然运行正常,但却不定期出现某个错误,与其费时费力去查找,不如重装了事。
  主动式重装
  一些喜欢摆弄电脑的DIY爱好者,即使系统运行正常,他们也会定期重装系统,目的是为了对臃肿不堪的系统进行减肥,同时可以让系统在最优状态下工作。
  小建议:不管是主动重装还是被动重装,又可以分为覆盖式重装和全新重装两种,前者是在原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进行重装,优点是可以保留原系统的设置,缺点是无法彻底解决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毕竟治标不治本嘛;后者则是对操作系统所在的分区进行重新格式化,有时为了彻底起见,可能还会进行重新分区,在这个基础上重装的操作系统,几乎就是全新安装的,这种重装方式比较彻底,不仅可以一劳永逸解决系统中原有的错误,而且可以彻底杀灭可能存在的病毒,强烈推荐采用此种重装方式。
·操作系统使用十大守则Top
  对于一位电脑初学者来说,电脑操作显得非常复杂,这其中包括了开机、软件的安装以及系统设置等许多麻烦的步骤,若想要拥有一个安定且高效率的电脑操作环境,请先把握以下介绍的十大守则,才能临危不乱,逢凶化吉。
   一、制作系统启动盘:电脑拿到手,第一件事应该立即制作一张“能够驱动光驱的系统启动盘”。为什么要制作系统启动盘呢?一旦系统中毒、损坏或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时,少了这张小小的软盘,一切都无法进行。普通系统启动盘制作很简单,在格式化软盘的时候带个 /S 的参数就行了,但是如果要将光驱的驱动程序也随同这张启动盘一起启动,那就必须要费一些工夫,以前正版 Windows95 都带有附赠的一张启动盘,光驱驱动程序也保存在其中,但是似乎无法适合各种电脑,常常有找不到光驱的情况发生,不过,现在 Windows98 制作的系统启动盘,已经可以值得信赖,甚至驱动 SCSI 规格的光驱也没问题。
   二、小心保存驱动程序盘:电脑搬回家,一定有一大堆的说明书、保修单,以及存有各类硬件驱动程序与应用软件的软盘或光盘,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这些软盘和光盘,这些都是安装整理系统时候必须要用到的文件,少了它们,您的电脑无法驱动周边硬件或其他储存设备,形同残废,千万不要将它们随地放置,或是移作他用,要仔细一一核对检查,是否有遗漏,之后分类归纳集中保存。普通软盘片容易受潮失效,最好将其中的软件备份到硬盘或其他储存设备上,然后把原盘放入防潮箱中保存。建议:若可能的话,把重要的程序和软件用刻录机刻成光盘保存起来,这不失是备份程序的一种好方法。
  三、临危不乱:电脑在操作时突然没有反应,并不表示一定“当”掉了,一般人通常会激动起来,拼命的乱敲键盘和鼠标,没等几秒钟就按下 Ctrl + Alt + Del 三键,甚至按Reset按钮强迫电脑重新启动,结果通常能够挽救得了的数据也因此灰飞烟灭。正确的做法是:遇到画面冻结,按两下按键或鼠标,然后等三到五分钟,顺便观察电脑机壳上的硬盘指示灯状况,如果指示灯偶尔还在不断闪烁,则表明电脑还没昏迷,只是暂时的丧失理智而已,稍待一会儿应该能恢复正常;如果指示灯在三到五分钟内不断亮起或不亮,才可能是凶多吉少的征兆,此时强迫重新开机才算恰当。其实Windows95/98最怕按下 Ctrl + Alt + Del 三键和不恰当的重新启动了;常常有朋友跟我抱怨说他的系统没有乱做什么动作呀,只是当机之后就重新开机而已,为什么老是“死掉”?这其实这跟使用者不正确的操作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也可能是电脑本身有一定的问题,但如果厂商帮你作过种种测试之后都没发生任何问题,那使用者绝对占了最大责任,因为毕竟是自己的双手造成的,何不改善一下自己的使用方式呢!要说明的是:当您觉得已经当机的时候,不妨利用快捷键ALT+F4来强迫关闭窗口,看看是否可行,如果这样做都无法挽回时,才考虑按下RESET或是Ctrl + Alt + Del。
  四、勿把“忠臣”当“妖怪”:有一些工具软件,最常见的是杀毒软件或者系统维护程序,在开机之后,会自行启动,在您看不见的地方敲敲打打,修修补补,偶尔时间到了,也会蹦到屏幕桌面上来个大扫除,此时作为新手可不要以为它们是不速之客,立即终止它们的运行,甚至以为是中毒而强迫关机,这样会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除了上述两种类型的软件之外,现在也有许多的程序喜欢搞这种地下活动,猛不其然蹦出个信息说如何如何,这种设计出发点固然是为使用者的方便着想,但搞太多的话,一则消耗电脑的系统资源,二则各种类型的软件在后台同时运行,恐怕也会发生系统冲突,使系统不稳定,如果可以的话,除了一些必要的驱动程序以及杀毒软件之外,其余程序一律取消开机自动运行功能,需要的时候再请出来施展身手。
  五、不要随便安装软件:作为电脑新手,这一条应该列为最重要的原则,向电脑中安装软件,看似单纯,其实等于系统被重装一次,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软件所执行的功能越接近硬件层级,危险性就越大,首号危险人物,应是安装额外的驱动程序,这些驱动程序或可以加速网络速度,或可以降低处理器的工作温度,好用则好用,一旦安装不成功,或与其他软件相冲突,作为一名新手就只有干瞪眼的份。再者,一些多功能的多媒体播放程序固然好看好用,但是它们通常会更改系统内定的程序库或登录参数,系统本身也很有个性喔!当它发现有人竟然随便改变了自己,就会加以纠正,这一纠正回来,原本的播放程序就不能正常运行了,这种混乱情况,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新手要安装新软件,请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购买正版软件,因为正版软件说明书解说详细,而且售后服务有保证,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得到帮助;其二,游戏软件不要安装的太多,安装游戏时尽量选择“由光盘执行”模式,以减少对硬盘文件的增删;其三,谨慎安装试用版软件,而且采取数量控制,硬盘中以同时存在三种试用版软件为上限,要装新的试用版软件,请先将旧软件删除。如果您已经是电脑高手,重新安装系统如同吃饭喝水,那上面的限制就可通通解除了。
  建议:当您不小心安装了不喜欢的软件之后,不要自作聪明的把硬盘中你所能看得到的软件程序删除,这可能会造成系统“登录”错误,进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也有某些软件的反安装程序Uninsatll写得并不好,删除后也不能恢复系统本来的面目,反而会出现“程序执行无效,请关闭程序”或“请重新安装”等错误;还有大部份的程序在删除后也都会留下一二个 DLL 的垃圾程序文件,这不仅造成系统的肥大,还会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最好的方法有二:其一,是找用过这套软件的朋友先问一问,然后再去装它;其二,上网请求各路高手指点。
  六、说“NO”比说“YES”保险:如同险恶的社会一样,当电脑屏幕出现一个对话窗口,说明了一大堆文字之后,要您选择按下“YES”或是“NO”之时,如果您不知道这项选择到底是做什么的时候,回答“NO”是比较保险的做法,因为回答“YES”,系统通常会主动的改变一些设置,这些您无法预测的结果,不论是好是坏,都会造成困扰,还不如先说“NO”,待慢慢了解问题的原委之后再作改变也不迟。
  七、不要乱删文件:不要因为 Windows95/98 的屏幕桌面上有个回收站,就兴奋的将许多文件都放到里面“试试看”,第一,您丢的进去,不一定能够及时的将它们恢复原位;第二,有些文件进了回收站,就再也回不来了。而且,凡是扩展名为 EXE、COM、BAT、SYS、DLL之类的文件,通通都是动不得的文件,还有,对于操作系统大本营的“Windows”这个文件夹,请您不要轻易删除其中的任何文件,否则即使开得了机,屏幕上也会出现一大堆缺东少西烦死人的提示信息。
  八、求人帮助要有原则:遇到一些问题自己解决不了,一定要向别人请求帮助了,这时您必须要做好以下这些工作:首先,将您电脑的硬件配置,CPU的种类、内存容量、所有硬件产品的品牌规格,软件配置,什么操作系统?使用哪些软件?最近安装了哪些软件?发生问题时的详细描述,当机时正在执行什么工作、网络连接不上时的状态等等,统统详细的记录下来,并向求救对象详述,这样才能让对方及时掌握重点,对症下药,一句“为什么我的电脑不能看VCD?”是不会引起任何反应的。请记住,电脑是您的,不会修电脑不是您的错,但是起码您要了解它的病痛。
   九、养成使用逻辑思维的思考习惯:这是能否成为电脑高手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有果必有因,电脑的任何反应,都是有指令下达,都是有软硬件在运作,尝试开始了解电脑系统各组件与软件之间的互动关系,当一个错误发生时,通盘思考导致错误的各种可能原因,然后依次排除,一个一个的试试看,这是进步的开始,长期的积累必然会从量变引起质变,当然,您也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电脑知识。
   十、练好基本功夫:系统基本操作、中文输入法(智能ABC,全拼等)、基本文书处理软件(写字板,记事本)、基本绘图软件(画图)、网络相关软件(拨号网络、浏览器、电子邮件收发)这五大入门神功务必演练一遍,请注意,这些软件通通在您的WINDOWS系统中,不必另外寻找,然而它们都是电脑操作的基本功,将基本功练好以后,您会发现,用电脑其实也有快马轻蹄、悠游自在的境界喔!
·Winme系统还原Top

  用手工方法创建还原点,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选单中的“系统还原”命令打开对话框。如果是第一次使用系统还原,会给出二个选项“将计算机还原到先前时间”和“创建还原点”,否则会多一个选项“撤销上次还原操作”。选中第二项(在您装好系统和其他必不可少的软件以后)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在“还原点描述”框内输入当前还原点的描述信息(如“原始状态”)后继续“下一步”。此时对话框显示“确认新系统还原点”,右下角有三个按钮,如果想修改还原点的描述信息,可以单击“上一步”按钮,如果想创建其它还原点,可以单击“主页”回到图1,否则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创建一个新的还原点。
  当然,在您没有手工创建还原点的情况下,只要系统还原没有被禁用,它同样会定期创建还原点,只是这些还原点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为了保证系统能够回到最初的原始状态,手工创建还原点还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词条     查看历史版本

开放分类

参考资料

贡献者
yeloo    Tony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共:(0条)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