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阅 100例 首 页| 资 讯| 下 载| 论 坛| 博 客| Webinar| 高 校| 专 刊| 会展| EETV| 百科| 问答| 电路图| 工程师手册| Datasheet

EEPW首页 > 百科 > 人工放射性核素

人工放射性核素


贡献者:sean2008    浏览:3617次    创建时间:2009-08-21

人工放射性核素-正文   用人工方法产生的放射性核素。
  人工放射性核素是在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时最早发现的。通过以下核反应生成了30P和中子:

他们发现30P要通过放出正电子进行衰变。其衰变方式可用下式表示:

  人工放射性核素主要利用裂变反应堆和粒子加速器制备。通过反应堆制备有以下两个途径:①利用反应堆中产生的强中子流照射靶核,靶核俘获中子而成为放射性核;②利用中子引起重核裂变,从裂变产物中提取放射性核素。用加速器制备主要是带电粒子引起的核反应产生放射性核。利用反应堆生产的产量高、成本低,是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主要来源。用反应堆生产的是丰中子核素,因此它们通常具有β-放射性。用加速器生产的则相反,往往是缺中子核素,因而一般具有β+放射性,而且多数的半衰期短。
  在目前所知的大约2000种核素中, 绝大多数是人工放射性核素。它们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核燃料239Pu和常用的γ放射源60Co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词条     查看历史版本

开放分类
医疗技术    

参考资料

贡献者
sean2008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共:(0条)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