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阅 100例 首 页| 资 讯| 下 载| 论 坛| 博 客| Webinar| 高 校| 专 刊| 会展| EETV| 百科| 问答| 电路图| 工程师手册| Datasheet

EEPW首页 > 百科 > 带状线

带状线


贡献者:不爱吃窝瓜    浏览:1786次    创建时间:2015-10-30

  目录
  1 定义
  2 耦合带状线
  定义
  带状线是一条置于2个平行的地平面(或电源平面)之间的电介质之间的一根高频传输导线。一般来说,地平面与导线之间是绝缘介质。如果线的厚度和宽度、介质的介电常数以及两层导电平面间的距离是可控的,那么线的特性阻抗也是可控的。带状两边都有电源或者底层,因此阻抗容易控制,同时屏蔽较好,但是信号速度慢些。带状线的主模是TEM波,而微带线的主模是准TEM波。
  带状线是由两块接地金属带与中间一块宽度ω、厚度t的矩形截面导体带构成的传输线。接地板之间填充均匀介质或空气,其截面见图,其传输模式为TEM模。又称为三板线。它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微波技术中的第一代印制传输线。
  带状线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频带宽、Q值高、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适于制作高性能(宽频带、高Q值、高隔离度)无源元件;但它不便外接固体微波器件,因而不宜用作有源微波电路。
  带状线电路设计的关键参数是特性阻抗Z0。S.B.柯恩(S.BCohn)最先利用保角变换法求得零厚度导体带带状线的特性阻抗;对于非零厚度导体带,他将厚度的影响折合成宽高比(ω/b)来计算,从而得到实用的特性阻抗曲线。
  耦合带状线
  形式:在带状线中再加一个中心导体带,而且2个导体带相距很近,则它们之间将有电磁能量的耦合,这就构成了所谓的耦合带状线。根据这两个导体带位置的不同,偶和带状线的形式。
  用途:可以构成滤波器、定向耦合器、电桥等微波元件,以及其他用途的耦合电路。
  构成:由一对或多对的双导体传输线组合而成,由于彼此靠得很近,从而产生电磁耦合现象。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词条     查看历史版本

开放分类
带状线    中心导体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贡献者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共:(0条)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