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阅 100例 首 页| 资 讯| 下 载| 论 坛| 博 客| Webinar| 高 校| 专 刊| 会展| EETV| 百科| 问答| 电路图| 工程师手册| Datasheet

EEPW首页 > 百科 > 电子对抗技术

电子对抗技术


贡献者:sylar    浏览:1791次    创建时间:2009-06-02

  敌对双方进行电子斗争的电子技术设备、器材,以及使用这些设备器材的方法和手段,统称为电子对抗技术。他是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和保障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综合措施。现代战争中一种重要的作战手段。又称电子战、电子斗争。
  由于军队广泛应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装备进行战场侦察、目标监视、作战指挥、通信联络、武器控制与制导,从而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电子对抗的目的就在于:削弱或破坏敌方而同时又保护己方的这种能力,为掌握战场主动权,夺取战役、战斗的胜利创造有利条件。随着电子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电子对抗将成为对抗敌方自动化指挥系统和武器控制系统的重要手段。
  电子对抗技术是直接用于电子对抗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是军用电子技术的一个分支和现代军事高技术之一。
  电子对抗技术包括电子对抗侦察技术、电子干扰技术、电子防御技术和反辐射摧毁技术等。按其运用领域,也可分为雷达对抗技术、通信对抗技术和光电对抗技术等。电子对抗侦察技术包括对敌方电磁辐射信号的截获、测量、信号处理、识别、威胁判断,以及对辐射源测向、定位等技术。电子干扰技术包括有源干扰技术和无源干扰技术。电子防御技术包括各种反电子侦察、反电子干扰和抗反辐射摧毁等技术。反辐射摧毁技术包括对辐射源精确定位技术和导引技术等。
  电子对抗侦察技术 对密集复杂、多参数变化、超宽频率范围和全空域的环境信号进行搜索、截获、测量、分析和识别是电子对抗侦察技术的显著特点,主要反映在接收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上。在接收技术方面应用低噪声固态器件、声表面波器件、微波集成器件、电荷耦合器件,研制出信道化接收机、数字瞬时测频接收机、压缩接收机、声光接收机,较好地解决了在超宽频率范围内电磁辐射信号的全概率截获,以及瞬时测量信号参数的问题。由于采用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快速傅里叶频谱分析技术、高精度时差法测向定位技术和实时信号处理技术,使通信对抗侦察能截收跳频、直接序列扩频和猝发通信的信号,并能对1毫秒的短信号测向定位。在信号处理技术方面,采用相关理论、模糊理论、模式识别技术、数据库技术和高速大规模集成电路,对信号流中的每个信号进行实时处理,使在时间上交错的信号得到分选、使未知的辐射源得到识别和判断威胁,最后依据敌我态势给出最佳电子对抗对策。为了取得对威胁信号100%的截获概率,在天线技术方面广泛应用对数周期超宽频带天线,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对数周期天线阵,可侦收任意线极化的电波。圆极化的螺旋天线有10∶1的频率覆盖和数十度的角度范围,其中平面螺旋天线特别适用于测向系统。圆形多模阵列天线与移相馈电巴特勒矩阵网路相连,能产生覆盖360°的若干个波束,可对威胁信号的单个脉冲进行全方位瞬时测向。
  电子干扰技术 战场上威胁辐射源的增多,促使电子干扰技术的发展,有源电子干扰技术仍是主要方面,主要反映在干扰多目标上。为使得有限的电子干扰资源能获得最佳的运用,发展了功率管理技术。功率管理技术主要是采用计算机在对信号环境的信号进行分选识别、威胁运算和逻辑判断、确定辐射源威胁等级后,根据诸威胁的态势和本设备的干扰能力(干扰目标的数量、干扰功率、频率范围等),经过对策运筹,在时域、频域和空域上控制干扰发射机和天线波束,在需要的时间窗瞬间、以所需的干扰频率信号(含最佳干扰样式)、向所需的目标方向发射。雷达干扰机采用数字调谐的压控振荡器和双模行波管功率放大器,可按数字的频率码在微秒量级上变换频率。研制出相控阵干扰天线和透镜馈电多波束阵列天线,具有(2~3)∶1带宽比,能够在数微秒内和小于1°的精度,将干扰波束指向任一威胁目标。干扰技术中的另外一些成就是:数字射频存储技术,可在指定的时间将存储的数字信号恢复成射频信号,使干扰波形与信号波形精确匹配;发展了一次性使用的干扰机,包括遥控工作的摆放式、飞航式、投掷式、火箭或火炮发送式等干扰机;研制出电子调制编码的红外干扰机和欺骗式激光干扰机;由于大功率激光源的出现,又研制了致盲式激光干扰机。
  随着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器件的出现,无源干扰技术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已研制出由计算机控制与电子对抗侦察告警设备交连的无源干扰投放装置系统,它可根据威胁数据、载体航行数据、气象数据等进行运算,确定干扰对象、干扰器材的种类和数量、投放方式、投放方向和投放时机等,以取得最佳干扰效果。投放装置还具有可投放箔条弹、红外诱饵弹和投掷式干扰机等多种功能。研制出散开快、留空时间长、频带宽、雷达截面积大的箔条,以及新型的空心箔条、充气箔条、V型箔条、配重箔条、红外综合箔条等。气悬体是一种扩散快、持续时间长、干扰频带宽的无源干扰器材,它是由悬浮在空间的微粒所构成,对电磁波有强的散射、吸收作用。电波吸收材料有涂料、贴片、结构型材料等,可有效减少目标的雷达截面积,降低雷达探测距离,为发展隐身技术提供了条件。气溶胶和各种发烟装置等光电无源干扰器材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
  隐身技术包括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可见光隐身和声波隐身技术等,特别是雷达和红外隐身技术迅速发展并获得广泛应用。研制发展了一批隐身作战飞机和隐身巡航导弹,隐身军舰也在研制试验中。雷达隐身技术主要是采用电磁波低散射外形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电磁波吸收材料,透波-吸波复合材料)等,大幅度减小目标的雷达截面积。如海湾战争中频繁使用的F-117A隐身战斗机的雷达截面积小于0.1平方米。
  电子防御技术 各种抗干扰能力强的电子设备已广泛装备部队使用,如频率捷变雷达、脉冲多普勒雷达、战术相控阵雷达、跳频通信电台等。部分地解决了捷变频与动目标显示的兼容问题,多基地雷达的关键技术已经突破,战术导弹广泛采用复合制导技术。此外,还有自适应跳频技术、超低副瓣天线和副瓣对消技术、多参数捷变技术以及反辐射导弹诱饵技术等。自适应跳频技术就是把自动频谱分析处理技术与跳频通信技术结合,不但可快速跳频,使对方难于侦察和干扰,还能根据频谱分析的结果,跳到无干扰的频率上。采用超低副瓣天线技术,地面雷达天线的副瓣电平已可降到-35分贝以下,机载雷达已可达到-50分贝以下,再加上副瓣对消技术,大大提高了反侦察、反干扰能力。多参数捷变技术使得对方的信号处理难于获得有用信息。随着反辐射摧毁技术的产生,发展了对抗反辐射武器的告警技术和诱饵技术,并研制出有源告警设备和有源假目标(诱饵)。这些专用设备配置在大型电子装备附近,当有反辐射武器来袭时,该设备发出警告和自动关闭被防护的电子装备发射机,告警距离可达40~50千米,以便采取防护措施或快速转移。诱饵性的有源假目标是在发现有反辐射武器来袭时,及时开机,发射与被防护的电子装备相同的信号,其辐射电平强于天线副瓣电平,以便吸引来袭导弹,使其脱靶。
  反辐射摧毁技术 80年代以来,各种反辐射导弹大量装备部队,在局部战争中广泛应用,并与电子干扰配合形成软硬一体化作战。反辐射摧毁技术的核心是对辐射源精确定位与导引技术。在导引头性能上,采用超宽带器件和低噪声器件,使之可在0.8~20吉赫范围工作,能在远距离从天线副瓣进行攻击。在导引头中加装记忆部件或捷联式惯性导航设备,即使被攻击的电子设备关机,仍能继续导向目标。采用微波集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可重编程技术,提高了导引头的处理、存储、识别、记忆功能,增强了通用性和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攻击目标的能力。还研制了巡航式反辐射导弹,它可在敌区上空盘旋,截获到敌方威胁信号后,迅速转入攻击状态。如敌关机,则利用其记忆功能完成攻击;或者恢复到巡航状态,等待目标暴露,再行攻击。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词条     查看历史版本

开放分类
技术    军事    电子    国防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34514.html?fromTaglist

贡献者
sylar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共:(0条)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