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
- 散热的方式有 辐射散热 传导散热 对流散热 蒸发散热
机体各组织器官产生的热量,随着血液循环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各部。当血液流经皮肤血管时,全部热量的90%由皮肤散出,因此皮肤是人体散热的主要部位。还有一小部分热量,通过肺、肾和消化道等途径,随着呼吸、尿和粪便散出体外。在气温18~30℃的环境中,各种方式散热的百分率,如表9-4所示。
(一)散热的方式——主要是物理方式
1.辐射 辐射是指机体以发射红外线方式来散热。当皮肤温高于环境温度时,机体的热量以辐射方式散失。辐射散热量与皮肤温、环境温度和机体有效辐射面积等因素有关。在一般情况下,辐射散热量占总散热量的40%。当然,如果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机体就会吸收辐射热。炼钢工人在炉前作业,炎热的夏季农民在日照下田间劳动也会遇到这种情况。
2.传导与对流 传导就是机体通过传递分子动能的方式散发热量。当人体与比皮肤温低的物体(如衣服、床、椅等)直接接触时,热量自身体传给这些物体。临床上,用冰帽、冰袋冷敷等方法给高热病人降温,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对流就是空气的流动,这是以空气分子为介质的一种散热方式。与身体最接近的一层空气被体温加热而上升,周围较冷的空气随之流入。这样,空气不断地对流体热就不断地向空气中散发。对流散热量的大小,取决于皮肤温与环境温度之差和风速。
3.蒸发 液体汽化需要热量。自人体表面每蒸发1ml水,可带走2.32/kJ热量。当气温高于皮温时,其他几种散热方式都失去作用,蒸发便成为唯一的散热途径。
蒸发可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形式。前者是指,无论外界环境温度高或低,人体的皮肤角质层和粘膜不断渗出水分,且在未形成明显水滴前,即已汽化。这种蒸发不形成汗液,故不被人查觉,且与汗腺无关。常温下每昼夜机体通过这种不感蒸发的水量约500ml,散出热量约1160kJ。汗液蒸发时,也要从体表带走热量。一般在外界温度超过30℃时,人体开始发汗。在非常炎热的条件下,每小时发汗量可达1.6L,如全部蒸发可带走3600kJ热量。
上述几种物理方式散失的热量,与环境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密切相关。尤其应该注意的是体表与环境间温度的差,不但决定着散热量的多少,而且决定着热传递的方向。体表温度的高低是机体产热与散热受到一系列生理调节的结果。
(二)散热的调节
1.皮肤血管运动 皮肤温在调节散热中起主导作用,而皮肤温的高低决定于皮肤血流量的大小。皮肤微循环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静脉丛和大量动-静脉吻合枝等,使皮肤血流量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动。皮肤和皮下组织导热性小,起着隔热层作用。
皮肤血管的舒缩主要是由于环境的温度变化,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而引起的反射性活动。体温调节机构通过交感神经控制血管的口径。如在寒冷环境中,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下降,散热量减少。当皮肤血管收缩到最高程度时,皮内几乎无血。在温热环境中,则起相反变化,散热量增加。
2.汗腺分泌 汗腺活动受热刺激而加强,分泌出大量汗液。汗液的成分主要是水(99%),还有少量的NaCl,尿素和乳酸等物质。可由温热刺激引起的发汗,称为温热性出汗,这种出汗全身到处可见。由情绪紧张和恐惧等精神因素引起的发汗,称为精神性发汗。其汗液主要见于头额、手掌和足底,它的散热作用小。在劳动或运动时,这两种类型发汗经常混合出现。
汗腺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双重调节。发汗是反射性活动,外周和中枢感受器接受温热刺激和精神因素的刺激均可引起发汗。下自脊髓上到大脑皮层都有发汗中枢,但其主要中枢位于下丘脑。它与其他植物性神经机能相联系而进行体温调节。运动、睡眠和用解热药以后,发汗中枢兴奋性增高。运动时皮肤血流量增加也可以使汗腺分泌增强。汗腺受交感神经支配,其节后纤维属胆碱能纤维。
体液因素与某些药物对发汗也有重要影响。注射乙酰胆碱或毛果云香碱可引起发汗,阿托品可抑制汗腺分泌。肾上腺素可以加强乙酰胆碱对汗腺的刺激分泌作用。同时,汗腺细胞分泌汗液时,可释放一种激肽原酶,此酶作用于组织液中的激肽原(一种球蛋白),使其变成缓激肽(图9-4)。缓激肽能使汗腺和皮肤的小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从而加强散热作用。
开放分类
贡献者